(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想必現(xiàn)在有很多小伙伴對于論語方面的知識都比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編就為大家收集了一些關于論語方面的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會喜歡哦。
[拼音]:Lunyu
中國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丘思想的資料集,儒家經典之一?!稘h書·藝文志》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有關《論語》的編輯者歷來眾說紛紜,一般認為是孔丘弟子編輯,由再傳弟子增訂?!墩撜Z》的結集、流傳、改編、定型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西漢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和《古論語》31篇三種抄本流傳,漢元帝時張禹編成《論語章句》(即《張侯論》),逐漸取代三家。后經東漢經學家的多次改編,直到鄭玄以《張侯論》為本,參考《齊論語》、《古論語》為之注解,《論語》才基本定型?,F(xiàn)行《論語》20篇,共 2萬字,因編輯體例所限,資料十分分散。
《論語》內容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論及如何立身行事,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等,其中仁是一貫之道??浊鸢讶示o扣在禮上,以實現(xiàn)仁的政治目標;把仁根之于孝上,以健全仁的倫理體系;用仁統(tǒng)攝義禮忠信,以完成仁的教育。其仁的精神,融人倫道德、政治于一爐,撮己、人、家、國、天下為一體,將孝悌忠信的道德觀念擴大到政治關系之中,構成一種宗法制的倫理、政治思想體系。
《論語》被漢人尊為“五經之錧鎋,六藝之喉舌”,南宋朱熹將《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使《論語》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益高。它對中國封建政治、文化影響至深。在國際上其譯本之多,流傳之廣僅次于《圣經》。《論語》研究業(yè)已成為一門國際性的“論語學”。古今中外有關《論語》的研究和論釋著作多達3000多種。中國的重要注釋本有三國時期何晏的《論語集解》,南朝皇侃的《論語義疏》,北宋刑昺的《論語注疏》,南宋朱熹的《論語章句集注》,清劉寶楠的《論語正義》,以及今人楊伯峻的《論語譯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