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體記者 馬俊杰 劉錦涵 文/圖
【資料圖】
禮餅,皮薄香脆,餡料豐富,可咸可甜,一口下去,口感豐富齒頰留香。作為福建東南地區(qū)傳統(tǒng)糕點之一,禮餅自古以來盛行不衰。
福州的禮餅可謂是舊時福州十邑地區(qū)傳統(tǒng)糕點的代表,不僅是高能量的果腹之食,更是禮敬親朋人客必不可少的佳品,“禮餅方為禮,其他不為禮”的說法至今還在市井中流傳?,F(xiàn)在,我們依舊能在年節(jié)、做壽、添丁、喬遷、祭祀等場合,以及婚嫁喜事中見到禮餅,而且每逢中秋,飲花茶、分食“禮餅角”,仍是許多老福州人的心頭好,這時的禮餅,才是這些老饕最認可的中秋月餅。
福州市閩侯縣小箬鄉(xiāng)的小箬禮餅制作技藝于2020年被納入第六批福州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其代表性傳承人陳學朝從十多歲開始便跟隨祖父、父親制作禮餅,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三十多年。
禮餅好吃,關(guān)鍵在于真材實料
天色剛亮,陳學朝便在以自己名字為招牌的小店中忙碌起來,起火備碳、和面搟皮、調(diào)配餡料、包餡蓋章、下烘上烤,全套流程井井有序。
正在調(diào)配餡料的陳學朝向記者介紹:“禮餅好吃,關(guān)鍵在于真材實料。你看,炒熟的花生、黑芝麻再加上冬瓜條、梅舌、蔥花,還有肥肉丁,都是實打?qū)嵉丶拥金W料里?!庇浾呖吹?,調(diào)好后的餡料還要分成小團稱重,用作匹配不同大小的禮餅。
包好餡料的禮餅被擺放在鋪滿厚厚白芝麻的竹匾上,陳學朝手端竹匾輕輕地左右晃動,還不時往上一抖,讓一面餅皮充分沾滿芝麻。這厚厚的一層白芝麻,也是禮餅濃郁香味的來源之一。
沾了白芝麻的禮餅還沒有資格躺在“溫暖”的烤盤上,只見陳學朝一個個地為沒有芝麻的一面禮餅蓋上了紅色雙喜章?!艾F(xiàn)在還不是最忙碌的時候,目前主要的訂單來自近期家有喜事的客人,今天做的這種1斤重的禮餅就是用作女兒出嫁時,他們訂了500斤。女方會在結(jié)婚前一周送給親朋好友,用來告知喜訊。蓋上紅雙喜就是讓禮餅更加喜慶”。
傳承技藝,新一代探索新銷路
記者在現(xiàn)場看見,烤制禮餅的“烤爐”并不是常見的那種箱式烤爐。一位烤餅師傅將圓形烤盤放在一層暗紅色的木炭上,這便是烤餅底火??颈P內(nèi)刷上一層油,師傅再將禮餅擺放上去,漸漸地,禮餅發(fā)出“呲呲”的聲音,開始冒出小泡泡。
讓記者感到驚奇的一幕接著發(fā)生,只見烤餅師傅又將一個鋪滿紅炭的大圓盤移到烤盤之上,圓盤大小正好能完整遮住烤盤。禮餅就在這下烘上烤間,慢慢完成食材的交融,幻化出誘人的香味。
“掌握火候是關(guān)鍵,還要不時地將上面的炭火移開,用鏟子將禮餅翻個面,反復幾次之后,禮餅就能出爐了。”陳學朝笑著對記者說,“我的爺爺和父親就是這樣烤餅的,這樣烤出的禮餅味道才正宗。”
今年23歲的陳建光也在家中與父親陳學朝一起做禮餅?!拔覐男【涂粗L輩們做禮餅,我的父親是第三代傳承人,到我這是第四代了?!标惤ü庹f,“小箬禮餅在福州地區(qū)有著不小的知名度,我和父親也常常受邀參加非遺展示活動?,F(xiàn)在我和我的妻子開始在網(wǎng)絡(luò)上尋求更大的市場,并且在保證傳統(tǒng)工藝和真材實料的同時,試著開發(fā)新的口味,比如芋泥、紫薯等口味,希望有更多人喜歡上禮餅這個傳統(tǒng)糕點?!?/p>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