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陳式太極拳精要十一式,沉浸式習練書法,成果展示,游覽陳家溝、云臺山風景區(qū)……7月6日至10日,60余名來自俄羅斯、埃及、伊朗、摩洛哥、加納、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大學生和在華留學生,被主辦方展示出的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焦作的風景名勝深深折服。
7月6日,2023年中國功夫(太極拳)國際化推廣“請進來”活動訓練營在河南理工大學啟動。本次活動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河南理工大學、河南國際傳播中心、焦作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主題是“行走河南 讀懂中國”,旨在面向“Z世代”(網(wǎng)絡流行語,指受到互聯(lián)網(wǎng)、即時通信、短信、MP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科技產(chǎn)物影響很大的一代人)開展太極拳文化國際傳播,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7月7日,訓練營一行人來到陳家溝進行太極拳探源之旅,首站來到陳炳太極院,與太極拳名師陳炳進行太極拳文化交流。陳炳向“洋學生”演示陳式太極拳老架拳法,引來一片贊嘆。隨后一行人來到習武大廳,在觀看太極院學員表演后,大家與學員展開太極推手切磋。來自埃及的留學生馬都自告奮勇上前比試,幾個回合下來未嘗勝績。另一名身高體壯的留學生吸取了馬都的“前車之鑒”,在其中一回合與學員同時倒地,其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這一“勝利”也將現(xiàn)場留學生“觀戰(zhàn)”的氣氛點燃。之后又有幾名留學生上臺深入切磋,最終,學員以壓倒性優(yōu)勢勝出,“洋學生”紛紛表示對太極拳法技擊的贊嘆。
(資料圖)
隨后,訓練營一行人來到一代宗師楊露禪學拳處,深入院落內(nèi)部參觀。太極醫(yī)藥館、楊露禪住處、楊露禪紀念碑等都留下了“洋學生”的足跡。其中,位于楊露禪舊居四塊練功用的石鎖引起“洋學生”的極大興趣,眾人紛紛上前試練,但百余公斤重的石鎖讓大家紛紛敗下陣來,“洋學生”再次被太極拳的剛柔并濟與內(nèi)外兼修深深折服。
之后,“洋學生”在河南理工大學體育學院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陳式太極拳祖祠、萬象太極劇場等參觀,感悟太極文化精髓。
7月8日一早,訓練營一行人來到河南理工大學西校門前,在體育(太極拳)學院太極教師楊艷的帶領下打起了太極拳套路。楊艷老師向大家演示了太極推手中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法的動作要領,來自陳家溝陳炳太極院的拳師現(xiàn)場演示了太極推手的掤勁、聽勁、剛勁、柔勁、化勁、發(fā)勁、問勁、封勁八大勁路如何收放自如。兩名女留學生聽后躍躍欲試,隨后上前切磋進行多番比試,現(xiàn)場氣氛再次被引爆。
在領略太極推手的實戰(zhàn)搏擊威力后,當天下午3時,本次訓練營特邀河南理工大學體育(太極拳)學院楊黎明教授來到體育館,為學習勁頭十足的“洋學生”講授中國書法。提筆勾勒,橫撇豎捺。片刻過后,“世界和平”“友誼長存”“太極拳好”“我愛中國”“中國書法”“你好漂亮”等書法“作品”躍然紙上?!把髮W生”都屬初學者,各種“特殊”字體紛紛登場,有些人為了追求完美,不惜用“畫”的方式完成自己的首個“書法作品”,讓人忍俊不禁。
7月9日,訓練營的成員在河南理工大學集中展示了學習成果。太極起勢、金剛搗碓、懶扎依、六封四閉、單鞭、玉女穿梭……伴隨著舒緩、動聽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這群大學生將陳式太極拳精要十一式演繹得很準確。音樂停止,掌聲、歡呼聲在體育館里響起。此外,大家還展示了一些個人的才藝。
7月10日,這些外國學子的“課程”是——云臺問賢。在紅石峽千頁巖的奇特地貌中,一行人聆聽著潺潺溪流之聲,站太極拳混元樁采天地之靈氣,體會天人合一的境界,感受焦作山水之美。
幾天下來,焦作之行讓這些“洋學生”收獲頗豐,他們紛紛表示,太極拳帶給他們快樂、健康的同時,也是他們“讀懂中國”的一種方式,回去后會積極宣傳太極拳,和更多人一起共享太極、共享健康。
(記者趙改玲 通訊員蘇麗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