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港片已死,其實日本電影也在死亡,也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
準確地說,是日本真人電影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階段,國際電影節(jié)有大導能拿獎,但國內(nèi)票房卻怎么都拼不過動畫片。
(相關(guān)資料圖)
曾經(jīng)的島國電影照耀整個世界,包括好萊塢在內(nèi)都以日本電影為明燈。
我們震驚于黑澤明《羅生門》故事的巧思,觸碰小津安二郎在《東京物語》里的細膩,迷醉于溝口健兒《西鶴一代女》中女性的志氣,沉浸在成瀨巳喜男《稻妻》所呈現(xiàn)的真實與樸素······
成瀨巳喜男《稻妻》劇照
一位又一位電影大師的出現(xiàn),一次又一次刷新著觀眾對電影的認知。
對藝術(shù)探索的無限追求,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題材上的多元乃至鏡頭給予觀眾的沖擊力等等,沒有人會懷疑日本電影黃金時代對整個電影史的影響。
九十年代那場危機,影響的又豈是日本的經(jīng)濟?在我有限的認知里,常將日漫文化的崛起與那場泡沫掛鉤,現(xiàn)實的摧殘讓國民更多將希望寄托于二次元的世界。
看看如今的日本電影,盡是動畫與漫改真人,真正還能聚焦日本國民生活以現(xiàn)實為筆觸的導演,屈指可數(shù)。
即便是枝裕和、黑澤清、河瀨直美還偶有佳作,但從現(xiàn)實考量出發(fā),幾個老前輩還能拍多少年呢?新生代大眾熟知認可的有濱口龍介,可獨木又豈能阻擋大廈將傾。
濱口龍介《夜以繼日》劇照
這樣的情況下,最近的幾部日本電影倒真是給了我不少驚喜,一部是《惠子,凝視》,我們后面有機會再寫,另一部就是我今天說的這部《千尋小姐》。
坦白講它稱得上是一部低配版《小偷家族》,甚至連影片海報都是對是枝裕和作品《幻之光》的致敬。
左《千尋小姐》 右《幻之光》
換句話說,《千尋小姐》里是枝裕和的味道很濃。
不同的是,是枝裕和極端,以少見的社會角色讓觀眾去思考現(xiàn)實中普遍問題的本質(zhì)。而《千尋小姐》的導演今泉力哉所瞄準的對象則更趨于普通,是我們每個人身邊都能接觸到的角色。
相同的是,他們的作品都給予了被現(xiàn)實壓到喘不過氣的人們一份溫情,于殘酷中探尋美好。
《千尋小姐》的主演是有村架純,日本當前炙手可熱的女星之一,喜歡她的影迷朋友都親切地稱她為“村花”,最知名的代表作大概是曾在國內(nèi)上映過的《墊底辣妹》了。
縱觀整部影片,作為女主的千尋“串”起故事,而非“撐”起故事。
她以一個前風俗店小姐,現(xiàn)便當?shù)晔浙y員的身份,治愈著遇到的每一個人,你可以認為這是一部群像戲。
所以我們便可將影片從角色主體劃分,分成兩部分看待。一部分是千尋本人,另一部分則是千尋治愈過的那些角色。
先聊前者。
千尋其實是女主角在做風俗店小姐時的化名,她的真名叫做綾。
千尋是她小時候遇到了一個風俗店小姐的名字。
綾小的時候,某天晚上坐在臺階前吃著自己做的飯團,遠處一個風俗小姐閑暇之余走過來和她搭訕,還嘗了她的飯團夸她做的不錯。
之后兩人又并行了一段路,大抵是女人送小女孩回家。
分別之際,女人給到小女孩一張名片,原來她是風俗店小姐,花叫千尋。兒時的這段記憶,讓綾在長大后做風俗小姐時,也給自己起名千尋。
我們可以通過幾場戲來分析千尋,也就是綾的生活背景。
其一,小女孩很晚了自己一個人坐在離家不近的臺階上吃著自己做的飯團。
其二,長大后綾接到一個電話,是她母親去世的消息,她對此毫無感覺,甚至連葬禮都不愿出席。
尤其千尋送綾回家的那個夜晚,綾多次猶豫著想拉千尋的手卻最終還是忍住了,足可見她內(nèi)心對親情或者說溫暖的渴望與卑微。
幾場戲?qū)⑺H情的缺失淋漓盡顯。
可貴的是,畸形環(huán)境下長大的千尋卻成長為一個如此良善之人,不吝對遇見的每個人以最大的善意,乃至于一只螞蟻遭遇困局,她看見了都會施以援手。
對她進入風俗行業(yè)這件事,導演并沒用太多筆墨去著筆,只用一場簡單戲,將原因歸咎于現(xiàn)實所迫。
更多呈現(xiàn)的,是千尋對自己這段經(jīng)歷的坦蕩。做收銀員時,可以大方和食客們開黃腔。對之前的風俗店同事、店長,也毫不避諱。
有著那樣一個家庭,做了風俗店的小姐,卻還能如太陽一般坦蕩并為周圍人帶去暖意。
也是因此,有很多道德感比較高的觀眾看完影片后,認為導演是在美化風俗店小姐,是在“洗白”性工作者,給影片打低分。
我倒覺得不必上綱上線,千尋小姐是電影中的角色,并不會去考公務(wù)員,也不會去評選道德標兵,導演更想呈現(xiàn)的是她特殊身份之外的普通一面,想要挖掘她與平常女孩一樣都有的豐富內(nèi)心世界。
沒有用獵奇地手法更多地去展現(xiàn)千尋過往的經(jīng)歷,也是導演的一種表達,過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現(xiàn)在。
影片中,導演除了展現(xiàn)千尋美好的一面,更深入而核心地呈現(xiàn)了另一個事實:千尋的孤獨感。
固然她有著太多美好的品質(zhì),善良、堅韌、強大,可她卻仍時時感受著內(nèi)心的孤獨。
影片中提到一個觀點,我們每個人生來都是外星人來自不同的星球,哪怕是一家人、愛人、朋友。但在世界的某個地方,存在著和我們同一個星球的人,遇見了便是幸運。
其實用四個字形容就是:知己難尋。
千尋以此作為自己孤獨感的來源,導演也試圖憑借此來與銀幕之外的觀眾達到共鳴。
一個人可以哪哪都好,可沒有人敢否認他內(nèi)心的孤獨,畢竟每個人生來都是一葉孤舟,在無垠的海上漂泊,等待靠岸的那一天。
再說千尋遇到的那些人。
影片中千尋所遇到的各色人物有一個共通點,幾乎都是失意人物。
拾荒為生被小孩欺負不發(fā)一言的老人,被家庭氛圍影響的失落女高中生,想上岸卻被騙去錢財?shù)氖ё闩瑹o人管教的小男孩,和社會脫節(jié)的翹課女孩,離家出走多年的男青年······
我印象最深也是戲份最多的兩個角色,是女高中生久仁子和小男孩小誠。
女高中生以一個偷窺者的形象登場,她總會從遠處偷拍千尋。
起初我們對她偷拍的理由不得而知,直到見識她的家庭。
同樣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大部分家庭是其樂融融,可久仁子家的餐桌氛圍用兩個字形容卻是冰冷與嚴肅。
兩個女兒不發(fā)一言,母親在一旁如仆人般,這個家中唯一有發(fā)言權(quán)的似乎只有父親。
父親用筷子夾起魚片,發(fā)現(xiàn)蘸碟中沒有醬油,便將筷子頓在空中。一旁的母親看到,趕忙道歉并立即去廚房拿醬油。父親也不說話,動作就停在那里,就干等著那女人給他倒好醬油,男女的家庭地位一目了然。
也難怪即使女兒和同學正在聚會,但凡父親提早回家,母親都會趕快發(fā)短信通知女兒,讓她速速回家。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的久仁子,遇見那般肆意自由活著的千尋,一見傾心自然可以理解。
與久仁子“圓滿”的家庭相比,男孩小誠的監(jiān)護人只有單身母親,同樣從一些細節(jié)可見小誠的生活狀態(tài)。
母親時常工作到很晚,家里擺放在高處的微波爐前,專門有一個小凳子供小誠踩上去熱剩飯吃。
等到母親回來,躺到兒子旁邊一把拽過被子蓋在自己身上沉沉睡去,突然身上一空的小誠也只能艱難鉆進僅余的被蓋下。
從這兩場戲,足可見小誠的日常。
和久仁子和小誠一樣,其余的人也都各有各的不如意。他們的不幸,大都源自于感情的缺失,尤以親情為主。
由此再聯(lián)想到本就親情嚴重缺失的千尋,卻那般溫暖治愈他人,對比之下更受觸動。
值得考究的是,遇到千尋的人,其所受到的治愈于他們而言,僅僅是治標而不治本。
拾荒老人因為千尋吃了飽飯,還被帶去家里收拾得一干二凈;兩個同因家庭而不幸福女高中生在千尋的幫助下成為好友;小誠有人管了,失足女前同事也有了新的寄托······
表面上他們都因千尋的出現(xiàn)而緩解了當下的困境,可對問題的根本癥結(jié)卻無能為力,影片也并沒有給出解決辦法。
久仁子依舊還是活在那樣一個男性沙文主義嚴重的家庭,小誠之后依舊會過著自己踩在板凳上熱剩飯的生活,翹課的女高中生還是選擇龜縮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離家出走的男青年仍和過去沒有兩樣······
在殘酷中尋找美好,可片刻的美好過后,繼續(xù)面臨殘酷。
光影這次照進了現(xiàn)實。
我們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被治愈,可電影結(jié)束回到現(xiàn)實的我們,境況仍與之前一般無二。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日后我們回想起這部影片時,還能回味與《千尋小姐》相識的兩個小時美好而溫暖。
編輯/重案組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