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園會中國館地下一層的神州奇珍植物展,自開展以來受到眾多游客的青睞。記者21日從北京植物園了解到,為了保證展覽效果,讓游客欣賞到更多的中國特有植物,北京植物園近日對展區(qū)的部分展品進行換展,此次新展出的“岷江百合”成為了展區(qū)中的亮點。
據(jù)介紹,岷江百合為百合科百合屬植物,自然分布在四川西部岷江河谷。久居深山無人知,岷江百合一直安靜地生活在四川的深山中,直到1903年,植物獵人威爾遜在岷江河谷發(fā)現(xiàn)了這種百合,并成功引種到英國及美國。由于岷江百合株形高大,花朵碩大,花色純正,被西方人稱為“帝王百合”,并被園藝學家廣泛應用于百合雜交育種中。
為了保證岷江百合在世園會上進行展示,尤其計劃在世園會開幕期間正常開花,北京植物園高工劉東煥與北京離子輻射中心研究員白錦榮帶領團隊共同探討岷江百合的花期調控技術。研究團隊自去年冬季把岷江百合球放入2℃至4℃低溫冷庫進行低溫春化。2月初,分批將百合球取出,在日光溫室栽植上盆,最低溫度控制在零攝氏度以上。
按照以往經驗,此次百合栽培本可以保證世園會開幕期間開花,但由于今年氣溫變化較大,導致百合生長和開花受到限制,花苞就是不見膨大。距離世園會開幕不到一周的時間,研究團隊十分著急,決定將百合提前運輸?shù)街参飯@的科研溫室進行養(yǎng)護和花期控制。可新問題又來了,科研溫室固然溫度高、光線強,但白天的最高溫可達30℃多,這會不會影響百合的后期生長和花的開放呢?經過世園花卉組內部溝通和討論,最終挑取長勢壯、花苞多的百合植株,分高溫、中溫、低溫三種溫度對花期對照培育,終于讓美麗的帝王百合在世園會綻放。
(記者 左穎 文并攝)
關鍵詞: